“韶”乃虞舜时乐名。《书·益稷》曰:“箫韶九成,引凤来仪。”史载:韶山,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因名。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中丘陵区的韶山市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自尧舜时期即得舜帝喜爱。而今,韶山又因养育了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而闻名于全国,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七月下旬,我们中南大学物电院赴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建国伟人红色故事宣讲团,来到韶山进行了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并且进行了我们的调研活动。
韶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舜帝所钟爱的韶乐,歌颂、宣传舜帝九功之仁德,集诗、乐、舞为一体的尽善尽美的乐舞。从夏朝韶乐至清代,中和韶乐失传,《韶乐》经历了4000多年的延绵史,韶乐神秘,韶乐奇妙,是“华夏第一乐章”。 韶山是舜帝南巡的主要地区,韶山因舜在此奏《韶乐》化解一场恶战而得名。近代以来,韶山作为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居,深受毛泽东文化的熏陶,成为著名的红色革命纪念地。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确立了其文化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主体,因此,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就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的态度,就是评判文化价值取向的标准。强调文化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并明确了文化领域中继承、借鉴、批判、创新、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韶山本就山清水秀,环境秀丽,再加上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红色历史背景,毫不意外的成为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韶山的旅游业也是其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连通韶山内外的交通线路陆续建成,人们纷纷到毛主席家乡瞻仰,游客越来越多。村集体抓住机遇,在1983年办起了故园饭店。3年后,滴水洞对外开放,韶山旅游业正式起步。而今,包括旅游开发在内的村集体经济每年为韶山村带来800多万元净收入。村民年年分红,老人乐享福利,孩子上大学有奖励,农村医保由村集体承担。韶山还将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相结合,近年来先后开发了稻梦田园、御谷生态等一批生态观光农业,每年吸引40多万人次观光、休闲旅游,带动了3000多名农民就业,帮助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180人脱贫。
作为韶山发展的第二产业,韶山市的工业增加值不断上涨,不断突破,产值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形势良好。在工业发展方面,韶山也不落后,作为电科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加关注韶山电子产业的发展。在韶山的工业园区,坐落着宏发电子元件厂、富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天悦电子有限公司等电子研究制造业,数量多,规模大,覆盖范围广。
韶山市于2017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近年来,韶山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不断提高=市民素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城。天空湛蓝纯净,街巷干净整齐,车辆来往有序,人人文明礼让,邻里和睦相处,志愿服务温暖贴心,韶山呈现出一派文明和谐的景象。
“我是主席家乡人,我为主席家乡添光彩”“做谦恭有礼的韶山人”,红色文化滋育市民文明理念。作为伟人故里,韶山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为内核,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助推文明城市创建。通过开展向烈士敬献花篮、万人同唱东方红等活动,引导共产党员坚守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除此之外,韶山还规范城区、景区主干道门店招牌,逐步形成“一街一品、一城一景”的统一风格;对城区主要街道和临街单位、门店实施美化亮化,为城区夜景增添色彩;清除了城市空中线路,实现“三线”下地,提升了城市美感和品位;完成了多条城市道路的提质改造,道路标识、标牌、标线建设全部完成,规范公交停靠点,道路交通环境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韶山市民的不懈努力下,韶山早已从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了富裕繁荣的新城市。若要生活的更加幸福,唯有不断规划,不断前行,不断努力,不断发展。韶山人民仍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